欢迎访问歪歪头条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动物植物

一盘龙-侏罗纪第三大食肉恐龙(12m长-顶级掠食者)

动物植物 发布日期: 2023-03-20 浏览:

伊帕诺龙(Ipanosaurus)是兽脚亚目下的异龙科恐龙,诞生于1.48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根据目前发现的唯一化石标本,可以估计其体长约12米,在生活于侏罗纪时期的食肉恐龙中排名第三,首批化石发现于北美的美国。

伊帕诺龙的体型一盘龙-侏罗纪第三大食肉恐龙(12m长-顶级掠食者)

伊帕诺龙属于异龙科第二大物种,体长12米,体重6.5-7吨,臀高3.5米,相当于现代地板的高度。在侏罗纪晚期,它是当时的顶级掠食者之一,仅次于蜥脚类动物王龙,体长14米,与凹尾龙的体型相似。

Ipanosaurus的外观特征一盘龙-侏罗纪第三大食肉恐龙(12m长-顶级掠食者)

Iparosaurus整体看起来非常魁梧,它的后腿肌肉发达,尾巴非常直而粗壮,所以它跑起来非常快而稳定,而它的前肢有着极其锋利的手指和爪子,它的嘴里有着极其锋利的犬齿,可以一下子撕开大块的肉或大块的猎物。这些因素也使它处于侏罗纪食物链的顶端。Iparosaurus也有异特龙,最明显的特征是鼻骨上有一个小的角状冠,主要是从泪骨延伸出来的。

易蟠龙生活习性一盘龙-侏罗纪第三大食肉恐龙(12m长-顶级掠食者)

Iparosaurus主要以相同环境下的食草恐龙为食,尤其是剑龙和蜥脚类恐龙,它们大多会采取集体或伏击攻击的捕猎方式,有时会直接用上颌骨撞击猎物。而且伊帕诺龙跑得非常快,主要是因为它有一条非常直的尾巴,既能保持平衡,又能防止其他动物在摆动时侵扰。

一盘龙化石的发现一盘龙-侏罗纪第三大食肉恐龙(12m长-顶级掠食者)

最早的一盘龙化石发现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这些化石埋藏在莫里森组,完整性不高。它们包括三块椎骨、喙骨和一块跖骨。起初,科学家认为它是一种蜥脚类恐龙,但后来它被归为异龙科,估计它的体重下限可能达到6.5吨左右。

暴龙虐龙是兽脚亚目暴龙总科恐龙的一种。它出生于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成年体长一般可达9米左右。它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巨齿鲨和阿尔贝塔龙,但直到2010年才成为一个独立的物种。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发现的。

虐龙者体型一盘龙-侏罗纪第三大食肉恐龙(12m长-顶级掠食者)

虐龙是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一只成年的体长基本可以达到9米左右,甚至是现代亚洲象的两倍,但奇怪的是它的体重只有不到1吨,这样的体型在迄今发现的770多只恐龙中至少能排到234只,和羽毛华丽的王龙差不多。

虐龙外观特征一盘龙-侏罗纪第三大食肉恐龙(12m长-顶级掠食者)

与大多数霸王龙超家族恐龙一样,霸王龙的嘴和鼻子都很宽,但它的吻部上下部分明显高于其他霸王龙超家族恐龙,在霸王龙的眼眶骨上方多了一个洞。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为了容纳气囊,从而减轻头骨的重量。霸王龙的下颌骨上也有脊状突起,牙齿多达64颗,但和大多数霸王龙恐龙一样,它的前肢非常短。

虐待龙的化石发现一盘龙-侏罗纪第三大食肉恐龙(12m长-顶级掠食者)

最早的虐龙化石发现于美国新墨西哥州。这些化石于1990年首次被挖掘出来,包括一个头骨碎片,这非常罕见,所以它们最初被归类为巨齿鲨类。但在1992年,新墨西哥再次发现第二批虐龙化石,躯干骨更多,但都是未成年个体,但科学家了解更多。

一盘龙-侏罗纪第三大食肉恐龙(12m长-顶级掠食者)

终于在1998年,在新墨西哥州第三次发现了完整的头骨和躯干骨碎片。当时,挖掘工作由美国土地管理局完成。经过一番研究,再次被误认为是阿尔伯特龙科。直到2010年,托马斯卡尔将其归入暴龙总科,正式建立独立的物种并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