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歪歪头条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灵异事件

科学悖论或无尽的彭罗斯阶梯原理令人难以置信

灵异事件 发布日期: 2023-03-20 浏览:

楼梯没有尽头,是灵异?还是科学悖论?今天老萨带大家去看看美国一所古老的私立大学里的“鬼撞墙”楼梯。点个赞,我们开始吧。

ce07160756ff6104066aaf1d0ab88c27.jpg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哪里?大家好。我是喜欢提问的老萨。2013年4月30日,一位名为迈克尔贾内尔(Michael Janelle)的硕士生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主持人提到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有一个神秘的楼梯。明明是上楼,但是在转弯的一瞬间,人就会出现在楼下的楼梯上,似乎永远也走不出这层楼了。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像我们在鬼故事里经常听到的“鬼撞墙”?看过《鬼吹灯》的朋友一定很熟悉。主角胡八一、王胖子和大金牙都遇到过类似的陷阱,叫做悬魂梯。无论是撞墙还是挂魂梯,都是小说中虚构的内容。现实中真的会有类似的楼梯吗?点击关注,我们来看看美国有近200年历史的私立大学里真实的神秘楼梯。

a03d25d1e4d859e14064456564d1f6c4.jpg副标题:神秘的楼梯

罗彻斯特理工学院位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区罗彻斯特。它比麻省理工学院早成立几十年,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古老的一流大学。2013年,一位名叫迈克的硕士生在网上上传了一段神秘楼梯的视频。主持人称神秘楼梯为“埃舍尔的楼梯间”,视频引发网友广泛关注。视频首先采访了学院的一些学生,询问了埃舍尔的楼梯。有同学对这个奇怪的名字不熟悉,也有同学说在学校听到过类似的传言。

842db6b0d515c1cf0071c5b9979541e4.jpg然后画面转到一个楼梯间,主持人说是埃舍尔的楼梯间。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这个楼梯很平淡,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学校常见的楼梯风格。但是下一张图更神奇。主持人转身走上身后的楼梯,身影消失在拐角处。但下一刻,主持人竟然出现在了下降的楼梯下面。这是怎么回事?这个楼梯有什么特殊的机制吗?主持人说,这个楼梯间是一位名叫纳尔逊的建筑师在1968年建造的。具体位置在学校7号楼一楼。主持人还让很多同学验证了这个神奇的楼梯。一名亚裔女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经历了难以置信和难以置信。从她的背影,我们都仿佛看到了当时的她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之后很多同学围成一个圈,节点的一个非裔男生神奇的出现在了上楼梯和下楼梯两次。所有参与的学生都对埃舍尔的楼梯间感到惊讶。

6c00c1c78648c9c3a418c039ea63f347.jpg埃舍尔楼梯间真的有“鬼撞墙”吗?还是建筑师建造了某种神奇的机制?埃舍尔是谁?为什么楼梯被称为埃舍尔的楼梯间?这个时候,你是否被上面的问题所困扰?请长按支持我,我会一一解答。

627f700020d1787a3fe975c9313dc162.jpg副标题:埃舍尔是谁?

埃舍尔是荷兰科学思维版画大师,被认为是20世纪独一无二的艺术家。他在1960年受到一位数学家的启发,画了一幅名为《上升与下降》的名画。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座城堡般的建筑。老萨不是专业人士。第一感觉就是这幅画很有章法。它从俯视的角度画了一个建筑,没有颜色。不知道是不是建筑图。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幅画的亮点。屋顶上的人在做什么?他们似乎分成了两列,向相反的方向走去,却似乎永远也走不出这个圈子。再仔细看,他们就在楼梯脚下,但这个楼梯似乎没有尽头,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总会再次回到原点。这也是这幅画名字的由来。

2b653fd8e09a9bfb24bddd9b52478774.jpg网上对这幅画的解读是,在阴森的教堂屋顶上,僧侣们分成两排,顺时针的一个在上楼,逆时针的一个在下楼。和尚们似乎没有意识到,无论怎么走,总会回到原点。那么这些和尚是在崛起吗?还在跌吗?埃舍尔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视觉和逻辑的怪圈。据说这幅画除了受到一位数学家的启发,还有文化渊源。这是一句荷兰谚语,翻译过来就是“和尚的劳动”,意思是无效劳动。为什么荷兰谚语“和尚的劳动”指的是无效劳动?老萨的理解是,和尚的工作是修行,不是别的,所以做多了就是违背本职的无效劳动。如果老萨有误解,请在评论区指正。画中的僧人虽然在努力前进,但也只是在原地打转。那不是无效劳动吗?

73d88f24a16e237339865925fbd042b8.jpg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埃舍尔楼梯”这个名字的由来。除了《上升与下降》,埃舍尔的另一幅画《瀑布》也很有意义。如果你仔细看瀑布的流向,是回到原点了吧?好像瀑布下的水轮机在水流的冲击下产生动能,把河里的水送回瀑布的起点,实现了水从低处向高处的逆向流动。这和上一幅画中的无尽楼梯有相似之处吗?这样的楼梯或者瀑布真的能存在吗?启发埃舍尔的数学家是罗杰彭罗斯。1958年,他和父亲提出了彭罗斯楼梯佯谬(棉被)理论,认为这种楼梯可能存在。

4f34d213a30a701a773fd41a48cfb1ae.jpg副标题:彭罗斯阶梯

彭罗斯是英国人,他不仅是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他因与霍金一起证明了奇点定理而获得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彭罗斯在63岁时被伊丽莎白二世封为爵士。彭罗斯比霍杰达大11岁,今年已经90岁了。

271cc8d7ed0779c608161207f4f4d0cf.jpg彭罗斯阶梯是著名的数学悖论之一,与克莱因瓶、莫比乌斯环具有相同的性质。之所以叫悖论,是因为它有矛盾。彭罗斯梯不仅要沿着它转圈,还要在转圈的同时不停地向上或向下,这在三维空间中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有人提出了一种非常接近的伪造方法。第一,要有足够长的台阶。为了欺骗视觉,每一层的台阶都要做得很宽,或者每隔几步就设计一个长长的“平地”。当然不是真正的平地。这些“平地”会以一种不易被行人察觉的微妙方式倾斜,从而使整个路面逐渐升高或降低。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设置一个明显的楼梯,给走在上面的人设计一个心理暗示,暗示他一直在爬楼梯上来,或者下楼梯,但实际上可能正好相反。楼梯的高度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下降或上升。为了加强心理暗示,整个楼梯应该是螺旋形的,并增加一定数量的障碍物和光影效果。这样才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6ed4fd8cf3f619c89d564a5deba2dad9.jpg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上传“埃舍尔楼梯”视频的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迈克(Mike)一开始就声称,视频中的埃舍尔楼梯是一个假的彭罗斯楼梯,是建筑师为了打破平面限制而启发的实验。很多人相信迈克的故事,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伪造,可以与真实相混淆。甚至还有不知名的网友认为埃舍尔中的楼梯是灵异现象或者是次元整合的产物。很多人去学校找埃舍尔的楼梯,但是都找不到。神秘的楼梯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网上相关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d39409c39468fca0f70e5d33acb36430.jpg两个月后,迫于舆论压力,迈克不得不发了澄清视频。他承认埃舍尔中的楼梯并不存在,视频中发生的只是特定拍摄手法和后期剪辑的效果。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制造一种“现代神秘感”。为此他也做了很多前期工作,比如提前在网上发布相关文章和提问,在文章和标题上加上“埃舍尔中的楼梯”字样,使之成为关键词。后来有人在网上搜索这个词,就会找到迈克团队准备的文章。楼梯的建造者纳尔逊也是一名伪造者。网上搜到的所有身份信息都是迈克的团队编造的,包括尼尔森的照片。视频中的亚裔女学生确实是该学院的毕业生,但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电影制作人。

21f07b31b5b19cab29bc60c600da6ef6.jpg自从1958年提出彭罗斯梯以来,学者和建筑师们一直在努力制作。虽然理论上存在彭罗斯阶梯,但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是无法实现的。即使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假梯子,在现实中也很难制作。但如果放在更高阶的空间,彭罗斯阶梯就很容易实现了。有人提出,只要阶梯的高度足够低,三维空间也可以实现彭罗斯阶梯,比如一张纸的厚度。你认为你能用纸做一个彭罗斯梯子吗?在评论区告诉老萨关注老萨。无论在多么陌生的地方,老萨都有熟悉的陪伴和支持。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