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歪歪头条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奇闻异事

进口沉香特征“榄香烯、沉香、乳香 考古研究成果 真香”

奇闻异事 发布日期: 2023-03-20 浏览:

原标题:听文物讲故事,这考古研究成果:真香!

最近,中国研究人员对陕西省宝鸡市法门寺地宫唐代帝王器皿中的香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是榄香烯、沉香、乳香等香料,这些香料多产于境外。这项研究也证明了中国在唐代就有混合各种香料制作熏香的技术。

这项研究由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法门寺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联合进行。研究人员对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三种香料样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据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处图书管理员任蒙介绍,研究中的所有香料样品都是在法门寺地宫的后室中发现的。其中1号样品为黄色块,取自镀金四天王顶上的银宝信,是唐懿宗供奉的舍利容器——八重宝信的第七重。2号样品为植物根干,取自智慧轮传送门顶部的银字;3号样品为棕色粉末,取自镀金银盒,有海棠红色双花图案。

3a4b8ab8b2ed143c8cd63c9f406fca27.jpg这是法门寺地宫后室遗存的发掘。(法门寺博物馆供图)

通过研究分析表明,1号样品的黄色香水是橄榄科橄榄植物所产的榄香烯树脂,多产于东南亚国家和中国东南部。任蒙说,唐代古籍中关于“榄香烯”的记载很少,这也是我国唐代发现榄香烯的第一个实物证据。2号样品为沉香,3号样品中同时检测到木质素、沉香和乳香的特征标记。可见是由瑞香科和乳香研磨混合而成,是中国古代更早熏香的物证。

173364435db214be2db8d296efb3878c.jpg这是从鎏金四天王银宝函中取出的一号样品。(法门寺博物馆供图)

任蒙说,乳香是橄榄科乳香属植物树脂,主要分布在红海沿岸、阿拉伯半岛和印度。这项研究表明,乳香及其制品在唐代就已经传入长安。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香的主要原料是沉香和乳香,而这两种香料的结合也成为后世熏香的基础。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一民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香料大多来自中国境外,经由陆上或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古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由皇帝和高僧赠送给地宫供养遗物,是这一时期丝绸之路畅通和香料贸易繁荣的历史见证。

记者:杨、张思杰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