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歪歪头条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娱乐八卦

螺蛳粉月饼宣传文案 螺蛳粉月饼震撼味蕾体验

娱乐八卦 发布日期: 2023-03-18 浏览:

中秋节来临之际,广西柳州一家螺蛳粉企业推出“螺蛳粉月饼”,一时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但多数网友表示无法接受这样的月饼组合。(9月26日人民网)

螺蛳粉和月饼的口味特点很不一样。他们本可以在各自的领域“出类拔萃”。现在在商家所谓“创意营销”的驱动下,难免会一起玩,引起公众的质疑和抵制。商家追求猎奇营销无可厚非,但商家为了经济利益随意组合,破坏了两种食物的“原味”,绑架了中秋节的文化意义,这是不对的。

当“大众小吃”遇上“传统糕点”,可能不是火花,而是“车祸”。螺蛳粉是目前年轻人流行的风味小吃。以其酸、辣、鲜、凉、热的独特风味,加上酸笋特有的香味,刺激食客的味蕾狂欢。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糕点,产品精致典雅,味道醇厚香甜。螺蛳粉月饼的“中秋亮相”,分不清是螺蛳粉绑架了月饼,还是月饼绑架了螺蛳粉,但两者的跨界结合,必然会同时牺牲双方原有的味觉体验,成为网友们所说的“贵而难吃”的黑暗料理。

一方面,两种食物风味的牺牲是同归于尽,中秋文化恶意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中秋鲜果晶盘,糕样圆点桂婆凉。聚在一起吃饭呆在家里,与明月同乐。”对于中国人来说,月饼不仅仅是中秋节餐后的糕点,还承载着全家人的美好期望。即使身处异地,一盒月饼也能传达出“希望人们能长久地生活在一起”的意思。今天螺蛳粉月饼诞生,明天臭豆腐月饼和榴莲月饼先出现。虽然各种月饼的恶搞组合赚足了人们的眼球,满足了消费者的好奇心,但无形中破坏了流传千年的月饼的文化意义。在一场迎合市场的消费主义狂欢之后,剩下的只会是消费中秋文化的一地鸡毛。

不同的圈子无法融合。比如螺蛳粉月饼的营销组合,不断抬高了人们好奇心的上限,却拉低了人们节日感受的下限,破坏了中秋月饼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如果这样的“创意营销”带来的是一加一小于二,甚至是负数的效果,不如让“螺蛳粉”和“月饼”各让各的,各的美好,同时有一个真实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