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歪歪头条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奇闻异事

基于考古提升文化自信 考古促进文化自信

奇闻异事 发布日期: 2023-03-17 浏览:

考古新发现可以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提供范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曾经,考古似乎离现代社会很远,对普通人来说有点遥不可及。近年来,随着考古发现的深入,考古手段的进步,考古知识的普及,考古不再是一个晦涩难懂的领域,而是和大家的联系越来越多。

最近公布的“2018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可以提供佐证。考古学家李说:“这些发现时间间隔长,地域广,内涵多样,为中华文明补充了新材料,提供了新认识。”更令人欣慰的是,每年的考古新发现评选也是对专业考古的一次宣传和普及,让我们对文明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让考古与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平衡经济建设和考古发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金代重要考古发现之一,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河北张家口配合冬奥会建设,将太子城遗址打造成2022年冬奥会崇礼赛区中心,成为冬奥会亮点之一。

重庆合川渔镇范家岩南宋官地是目前国内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官地,为研究宋代城址和官楼提供了珍贵的实物遗存。在考古遗址的发掘和展示中,当地将遗址保护与世界遗产申报相结合,做到保护与研究并重。

陕西延安鲁山毛新石器时代遗址,为了解龙山时期晋陕高原的人口流动和社会变迁,乃至探索中国历史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信息。遗址的发掘采取边保护边研究、边展示的方式,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分享考古发掘成果。事实证明,重大考古发现可以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得益彰,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亮点,打造文化旅游的品牌。

辽宁庄河海域中日沉船遗址(靖远舰)是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北洋海军舰艇铭牌。首次阐明了它的材料、工艺和安装方法。它的发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海军发展史和世界海战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使我们重温历史,珍惜当下,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考古和社会有什么关系,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再看这些问题,我们心里有了更丰富的答案。有人说,文明人类总是热衷于考古,就是想把压缩在土壤里的历史挖掘出来,伸展开去窥探。考古新发现可以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提供范例,为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源头,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成为经济建设的亮丽品牌,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人民日报》(2019年4月1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