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歪歪头条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奇闻异事

郭素馨考古“内蒙古文物考古奠基人之一郭素馨逝世 享年81岁”

奇闻异事 发布日期: 2023-03-17 浏览:

本报记者姜

本报讯(www.thepaper.cn)记者从郭素馨亲属处获悉,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郭素馨于2021年6月10日凌晨3时在大连逝世,享年81岁。

官方简历显示,郭素馨,1940年出生,辽宁大连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在内蒙古工作。曾任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草原文物》主编。在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匈奴考古研究方面成绩突出,著作《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册。他是2000年内蒙古考古学的创始人之一。

官方网站介绍,乌兰察布市政府,1987年、1988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郭素新开始组织对岱海北岸的园子沟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共发掘出28座窑洞和43座半地穴房屋,出土了数百件至今清晰可见的珍贵石材和陶瓷生产生活用具及石灰墙。

对此,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严文明教授认为,“发现如此大量的布局清晰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实在罕见,为研究中国北方文明和国家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值得一提的是,郭素馨与丈夫田(已于2006年去世)于1960年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5年毕业后,两人都去了内蒙古延边,加入了内蒙古文物队。他们都为内蒙古的文物考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为事业奋斗,无怨无悔!”郭素馨曾这样评价这对夫妻一生的得失。她在文章中回忆道:“多年来,我们的工作以‘北方’或‘北方历史文化区’为重点,以科尔沁沙地到鄂尔多斯高原的区域为主体,外围是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北、陇东以及整个蒙古高原。总体来说是基于鄂尔多斯和渤海的考古发现。”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韩建业曾对田和郭素馨长期发掘的岱海地区考古资料进行过回顾和整理。他在微博中回忆说,“他们(田和郭素馨)夫妇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在内蒙古中南部进行了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多处遗址的发掘,开展了文化谱系、聚落考古和环境考古,一度将内蒙古的考古工作推向全国前列。”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