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歪歪头条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未解之谜

甘露寺碑刻 舍利子从雷击塔中挖出

未解之谜 发布日期: 2023-03-12 浏览:

这件真实的事发生在北京房山区。不仅巧合不可思议,而且事情发生后,给考古界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

一、石井茶亭、野山碑1981年3月,京郊已经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像往常一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罗颖参观了北京房山区云居寺旁的石景山。

d393818c52c2f342488a62e177c2796a.jpg北京房山区云居寺一角

石景山自古以来就是北方的佛教圣地。山上有9个佛经洞穴,其中有4000多块从隋朝到明朝雕刻的石刻经文。罗颖本人是搞宗教学的,所以经常去这里实地调研。

那时候石景山还没有开发,还在荒山之中。这座山海拔不高,但人要一口气爬上去还是有点累。过去,云居寺为方便游客和信众,在石景山半山腰建有休息亭,称之为“石茶亭”。

这是上山的人休息喝酒的地方。虽然它的名字中有“茶亭”二字,但它实际上是一座禅宗风格的建筑,有自己的院子。

整个事件的源头在于茶亭院内两块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明代石碑。

6513d426a2ea2927acaa2e2e2b963b04.jpg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景山山坡上的石茶亭。

3月26日上午,罗颖和云居寺文物保护中心员工梅傲雪一起爬石景山,走到石茶亭时他们坐下来休息。

那时候的茶亭还没有恢复成现在的样子,只是一片瓦片破碎的废墟。像往常一样,两块明代石碑暴露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上,不仅碑身残破,碑文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没人有兴趣看两遍。

罗瑛以前曾多次经过这条山路,但他从未留意过这两块石碑。那一天,他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心血来潮看到了他们。然后他擦掉石碑表面的浮土,开始辨认石碑上的铭文。

罗瑛其实只是随便看了一眼,但碑上写的东西仿佛有着巨大的魔力,让他的心跳越来越快。看完整个碑文,罗颖已经惊呆了!

e1125c108e22a92876f1bebda8d3cfc9.jpg石景山石茶亭明代石碑

第二,碑文说了什么?其实碑文并没有说什么太复杂的东西,只是记录了一个发生在400多年前的离奇故事。

甄克法师,世称白子尊,在中国历史上与寒山法师、莲池法师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

碑文记载,万历二十年(1592年),有一天,道观法师到石景山九大藏经洞之一的雷音洞。他看到佛像前有一块青石板塌了,就命令弟子们把它抬起来,准备在下面垫些石头把它铲平。

但就在门徒们掀开石板后,下面出现了一个不大的洞。大官马上走到洞口,探头往里看。他看到一封美丽的石头信藏在山洞里。大观立即命人拿出来仔细观看。

ad4580dcca81b53bde926525a6b610c1.jpg大观大师发现的青石信

大观注意到石函封面上刻着几行字,赫然写着:“大隋十二年.此信中放三件舍利子,愿主持千古劫。”

看到这个描述,我不禁大吃一惊,然后就很激动。我想知道佛舍利是佛教中至高无上的圣物。释迦牟尼舍利从古至今留在世间的非常少,每一件都是佛教的瑰宝。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封信里有三个。

随后,在周围僧人的见证下,大观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石函,石函中又多了一封金函。当他打开那封金色的信时,他看到了一个装有三件舍利子的小花瓶。

面对如此重大的发现,他不敢怠慢,立即上报明政府。当时慈禧太后闻讯后,赶紧命人迎舍利子入宫朝拜。

说起“慈圣太后”这个称呼,估计很多人都不熟悉。没关系。我来说说她的另一个身份,你就知道她是谁了。

慈禧太后本名李,是万历的生母。你猜对了,她就是与明朝超级帅哥张私通400多年的!

c6404a70937656e076e0cc0b2de9e3e6.jpg张、影视剧剧照。

抛开和张的绯闻不谈,只说她一生痴迷佛法,被封为“九莲菩萨”。她一听说佛舍利出世,就不忍了,马上有人把舍利送到宫里。

面对太后的邀请,大观等人知道难以违抗皇上的命令,于是将遗物交给了太后派来的迎宾使者陈儒。

话说李太后没有食言,过了两个多月,她命人把舍利子装在羊脂玉的信里寄回来,又放在雷音山洞里。

三、寻找佛舍利罗瑛看到碑文上的这些记载,非常激动。他敏锐地注意到碑文上说这件文物最终被放回了雷音洞穴。这是否意味着这件遗物仍然保存在雷音洞穴中?

想到这里,罗颖不由得担心起来。从万历时代到现在已经400多年了。这么长时间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舍利子也不知道他还在不在。

突然得到如此重要的线索,罗颖很担心,他们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山中的雷音洞,核实碑文的内容。

雷音洞是石景山九大藏经洞中最著名的。它原本是一个天然洞穴。隋朝大业年间,佛教净万法师带领弟子将其开辟,并在洞内嵌刻了100多部佛经,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7c5505374a1e759ea23f667a54e7af10.jpg石景山雷音洞

当罗颖等人赶到时,雷音山洞里一切如常,他们两人什么也没有说。他们立即在碑文中描述的地面上寻找线索。

没过多久,罗颖等人就发现,山洞中央区域的一个地方真的有奇怪的东西。——周围的地面是青石板铺成的,只有这里是一堆浮土盖在地上。

罗颖等人立即挖掘这堆残积土。浮土清理干净后,下面露出一块石头。罗颖立即从洞外找来一根棍子,想把它撬起来。但是不管他怎么努力,石头就是不动。

这样的情况让罗瑛等人不担心反而高兴,充分说明这块石头放了之后就没动过。如果有人动过石头,那肯定是活动的,所以看起来舍利子很可能就藏在石头下面。

趁还来得及,罗颖立即将这一重要发现通知了方山县文物管理所。文管所听到信息后,也是难以置信。第二天早上,他带着工具派了一大批人去雷音山洞。

大家一直忙到中午12点,终于把石头吊起来,露出一条细细的裂缝。透过那条裂缝,大家看到石头下面有一个地穴,里面真的装着一封漂亮的汉白玉信。

98e3f594e445673f6b3bdd20eb3061c2.jpg柏寒玉函

在场的人当时都沸腾了,汉白玉信的出现说明佛宝舍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如此重大的发现让在场的人精神饱满,很快洞石就被完全打开,汉白玉信被完全取出。

第四,国宝出来了。汉白玉信取出后,大家兴奋地围了上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不出所料,有一个青石制成的石函,上面刻着“大隋十二年……”。很明显,这青石信就是明代大观法师首次发现舍利时盛放的石信。

然后他们打开青石信,才发现里面继续装着一封汉白玉信(如下图)上面刻着“明万历.慈禧太后……”等等,一切都符合碑文中讲述的故事。

ba8e05b1f07b50ebb5efeb6afd1a9256.jpg石山舍利第三封信——白玉信

按照佛教的惯例,装有这样一件舍利子宝物的宝信会很重。现在,两封信都打开了,我怕舍利子继续打开会露出真面目。为了慎重起见,人们不敢在山洞里做这种事,就把所有的石函都拿到云居寺,准备半夜再打开。

为什么要等到半夜才拆信?

原因是在明朝的相关记载中,有很多“小时候看到舍利子发光”的说法,意思是舍利子在半夜会自己发光。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的真实性,罗颖建议发掘队在午夜时分打开宝信。

当晚12时许,罗颖与文管所工作人员一起打开了宝信。第四封是刻有精美花纹的镀金银信,是隋朝制造的。

镀金银信包含李太后制作的白玉信,第五重信——。

fe1ee24912d204b30ee2e36709c41001.jpg李太后羊脂白玉信。

打开羊脂白玉信后,真佛舍利立刻出现在场所有人面前。它并没有像史料中描述的那样光芒四射,而是静静地躺在玉函里。

虽然不发光,但这么伟大的发现还是让大家欣喜若狂。然而,大家高兴了没多久,就有人在场所有人发现,——玉函里只有两件遗物。

这种情况让现场的所有专家都惊呆了。

无论根据碑文还是石函,这件遗物应该是三件。为什么现在里面只有两个?

一个永恒的谜团浮出了水面!

2d919cfb85f4bc0033261c2f15fed30b.jpg石景山雷音洞佛像放大图。这个物体的原始大小大约是一粒米的大小。

第五,谁动了舍利子?说好的三件遗物,原来是两件。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无论如何都要查个水落石出。

信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开的,现场有大量专家和工作人员,所以在场的人首先排除了嫌疑。

于是,追查的方向很快转向了历史上接触过文物的人。原因很简单。只有亲身接触过遗物的人才有机会作案。

根据历史学者的分析和调查,明代以来真正接触到舍利书信这类珍品的人并不多。

首先是真可大师,他是发现者,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面对舍利子,像他这样的佛门弟子只有朝拜的念头,怎敢为己所盗?否则就是对佛的不敬,所以先排除了他的嫌疑。

7adb62508ac2fbb6e574e9b7368e0dcd.jpg大关振科大师画像

紧接着,李太后派人去接和送舍利子来欢迎陈儒。

此人是李太后的亲信大臣,太后派他去送那封宝信。他必须是一个对李太后忠诚的人,而且在这件舍利子出版之后,像这位真正有哲理的大师,他已经亲眼看到了。他要是敢在送宝信的时候偷柱,估计没那个胆子。否则一旦被发现他有九个头也不够砍,那么这个人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

最后一个嫌疑人是李太后本人。

据史料记载,李太后在迎接文物回来之前,曾表示只在慈宁宫祭拜三天,但实际情况是两个多月后才归还文物。这么长时间了,她会还回来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此外,当佛教僧侣发现遗物时,它是一个小的金花瓶,这是隋朝最初盛放遗物的容器。

然而,当李太后归还遗物时,她做了一封羊脂白玉信来保存遗物。原来的金瓶不见了。她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第二个疑点。

然后还有第三个疑问。

66f54204b31a752b9789204f1da49591.jpg李太后剧照

根据石函上的碑文,当时除了大觉真言大师外,还有“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寒山德清大师,但两人都没有好下场。

万历二十三年,万历皇帝以“私建寺庙”为由,将寒山德清大师流放到广东雷州,后死于广东。

万历三十一年,明朝爆发了著名的“妖书案”,大观法师被捕入狱。第二年,他因受到惩罚而死于狱中

由于李太后对佛教的痴迷和她与两位高僧的友谊,她在大馆和寒山事故后没有成功。现在看来,真的很不合理。

事实上,作为宗申和皇太后的生母,她所想拯救他们的只是说一句话,发出一点声音,但她只是没有用这么一点力气去做,而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流放,身体死去。这种行为极其可疑,颇有被法院噤声的嫌疑。

所有这些疑问都指向李太后。舍利子莫名其妙地从三个变成了两个,她身上的嫌疑洗不掉。

d80f4e3142dfa21f48f382149432fd86.jpg李太后剧照

第六,如果李太后确实丢失了文物,她会把它藏在哪里?因为有太多关于李太后的疑点,专家们不得不把注意力转向她,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丢失文物真的是她干的,她会把文物藏在哪里?

据专家分析,她藏在两个地方。一个躲在故宫,一个偷偷藏在北京某寺庙。

躲在宫里的可能性不大,否则到了清朝就会被发现,比如佛宝作为舍利子,这是清朝统治者绝不能忽视的,无论是信佛的雍正,还是后来的老佛爷慈禧,都不可能轻易放过这样的佛宝。

因此,圣物最有可能的藏匿地点是首都的一座寺庙。

但是北京有很多寺庙。会是哪个寺庙?

作为宗申的皇太后,李太后的史料极为丰富。

专家们很快发现,在万历二十年,李太后曾下令在北京建造一座寺庙,即今天北京西城区的长春寺。可以说,她非常重视这座寺庙。她不仅供奉了她“九莲菩萨”的所谓“金身”,还在此殿安排了为万历皇帝修行的身双。

c95caed5427acf456c5c91b2e680768b.jpg长春寺

显然,长春寺对李太后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那么丢失的舍利是否被秘密藏在这座寺庙里呢?

可惜学者对此有所追查,后续的史料中也没有任何线索。

然而,学者们并没有放弃,很快他们发现,在李太后和万历皇帝死后(相隔六年),长春寺里突然多了一个奇怪的东西,——金渗多宝佛铜塔。

据史料记载,此物铸于万历四十八年,即万历皇帝葬天之时。它由铜、铅、锌、金、银等金属制成,高约5米,重数吨。它比黄金和铁还要坚固,它的整个身体都极其强壮。

01dc68a4ec88dcd83c74552a664db471.jpg浸金多宝佛铜塔

万历皇帝生前为何下令铸造这样一座铜塔,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但如果结合丢失的舍利,学者们有一个猜测:万历为了防止母亲偷取一柱遗世的轻蔑行为,可能会将舍利封在塔内,这样既能让舍利一直供奉在寺内,又能隐瞒李太后的所作所为。

当然,这些只是历史学家的猜测,没有人知道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如今,这座多宝渗金的青铜宝塔保存在海淀区曼居集。它也是一件重要的文物,有很大的价值,不可能把它敲开才能发现,所以第三件文物的下落仍然是个谜。

1987年4月28日,石景山舍利子发现6年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陈与中国佛教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世界宣布中国发现两件舍利子的重大发现。

3e183bebf29146f4ea57c648c34e6de1.jpg中外记者会当时报道《工人日报》。

从隋大业十二年开始,到1981年石景山舍利子正式发掘,这些舍利子的曲折经历持续了1300多年。

清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佛教高僧、万历皇帝、皇太后,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一个接一个地走到了尽头,围绕着这些舍利子,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传奇。整个事件的波澜,过程的曲折,甚至1981年发现佛舍利时的巧合,都让人叹为观止。

如今的石景山云居寺早已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各地游客络绎不绝。但是,估计很少有人知道,石景山的佛舍利里曾经有过这么精彩的故事。

当月亮曾经说过一句话:历史可以很美好!

我印象深刻。